|| 当前位置:

首页    家长学院    家庭教育,家长是核心!如何给家长赋能?业界专家这样建议……_腾讯新闻

家庭教育,家长是核心!如何给家长赋能?业界专家这样建议……_腾讯新闻

发布时间:2022-05-23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贾宁 摄

从“养者”到“育者”:

家长的“能量”如何被唤醒?

10月23日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示家庭教育本质是做人的教育,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10月27日上午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家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线上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家教委秘书长边玉芳表示,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家庭教育无论是在内容、方式还是手段上均不同于学校教育。她建议,父母应根据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教育契机,相机而教、言传身教。“作为家长,应当明晰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边玉芳说。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下,很多父母表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有的甚至将殴打虐待作为家庭教育方式……”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实践者,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八中学校长、家教委委员刘景菲表示,在国家“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家长要树立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客观看待孩子的优势智能,正确评估和预期孩子的身心与智能、特长爱好全面发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真正做到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基。

“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仅凭一腔热爱是不行的,得懂庄稼的成长规律、把握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有好收成。”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校长、家教委委员郭恒霞也呼吁家长要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的成长规律。在她的学校,将每周六设为“家庭日”,提倡父母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温情、发现乐趣,给家长在从“合法”走向“合格”的路上创造学习的契机。

“家庭教育,家长是核心。当家长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而社会各方面要给家长赋能,给家长提供支持支撑。”有教育研究背景的本刊主编贺春兰结合自己作母亲的经历介绍说,正是因为以上认识,过去一年里,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育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参与了教育科普。她呼吁教育研究者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学问,“要积极参与教育科普宣传,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普通家长能够用得上的教育方法。”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浩英呼应说:“家庭教育事关百姓生活,不是单一的学科性教育。”李浩英呼吁各界要共同发声,多供给一些接地气且可操作的家教科普,让普通家长在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可借鉴、有抓手,从而唤醒家长的“职业”能量,优化家庭教育生态,让家庭教育回归本真。

从“教师”到“指导师”:

教师如何成为“离家庭最近的专家”?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不同主体在促进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以家长学校等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规定家庭教育指导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家教委主任张志勇表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关注教师家庭教育素养的培育,家庭教育立法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新挑战。如何让教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行家,就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学校作为专业化教育机构,覆盖面大,专业性强,这确实是离家长最近的专业机构。”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明看来,学校应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建设方面的优势,积极指导、系统规划,整合资源、构建队伍,建立机制、开展活动,反哺社会、协同育人。

“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老师一定要请家长吗?请家长之前备好课了吗?是否了解家长的情况?家长约来了如何沟通,交流还是责备?家长若情绪失控,老师该如何干预……”去年武汉初中生被家长扇耳光后跳楼的悲剧,引发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杨咏梅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思考。杨咏梅认为教师是离家长最近的专家,提高教师的家校共育专业能力,迫在眉睫。她建议学校要重视师范生的家庭教育素养,让这个群体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再有家庭教育指导“盲区”。

“学校应当担起应尽的责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困惑,比如,家长对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指导方面的信服度普遍较低……”谈及教师的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家教委委员张欣表达了她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她呼吁社会加强相关培训培养,以让教师成为家庭教育的专业讲师,以增加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服务方面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对教师而言,如何在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业缺失、标准课程缺失的情况下,探索学校主导的协同育人模式,发挥教育人的专业优势,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发展?”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家教委委员王治芳多年来一直探索研究如何发挥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能力。为了有力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发展,规范家庭教育服务人才市场,让家庭教育指导不再跟着感觉走,她曾连续3年建议在社会上设立“家庭教育指导”这一新职业。“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补齐家庭教育服务能力短板,让教师先成为专业的人,再做专业的事。”这是王治芳对未来教师们的期待。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机制上如何协同“促进”?

法律草案最初的名称是“家庭教育法”,二审时修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在三审时立法通过。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党组副书记、家教委副主任孙云晓看来,简单的“促进”二字,却凸显了法律对家庭的尊重,对父母责任的高度重视。

孙云晓表示,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许多人习惯于归因于父母,并流行“在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父母”的观点。“有时,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也常归责于父母,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过度归责父母,甚至是训斥父母,让父母内心崩溃,还怎么可能自信而理性地教育孩子?”孙云晓说,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家庭教育的支持法,引领全社会理解、尊重和支持帮助父母,因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者也是主要实施者。

“为家长赋能,需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包括指导服务机制、责任共担机制、补偿干预机制、综合评估机制等。”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家教委副秘书长康丽颖带领团队在做一个协同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在她看来,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而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最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时,公益性尤要关注。”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看来,社会力量对于市场需求端的敏锐性高、产品策划营销意识能力强,但不能过度“焦虑营销”“饥饿营销”,从而使指导违背教育的公益性。这个观点和山西省实验中学校长、家教委副主任孙秀梅的想法不谋而合。“现在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市场的各种机构、培训行业鱼龙混杂,功利性较强。”孙秀梅建议构建省、市、区、县、村一体化的家庭教育机构体系,确保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和各项支持能够法治化、规范化、系统化。她还建议将家庭教育建在社区,构建政府出资、社区搭台、教育唱戏的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确保家庭教育的公益性、实效性、持久性。

“支持帮助唤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专业机构市场力量唱好‘大合唱’,唱好各自的优势音部,确保家庭教育所做事业的公益性。”对于大家关心的如何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公益性,张志勇建议要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角度,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结合大家的观点,张志勇认为,全社会要支持家庭教育,支持父母履行职责,推进家校社区协同育人。他强调,应通过师范教育奠定教师的家庭教育素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家庭教育服务的公益性、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途径,全面推进家庭教育。

(实习生毋存鑫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1月3日9版教育在线周刊)

记者:张惠娟

摄影:贾宁

版面编辑:张惠娟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