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更应该及早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双减”背景下,更应该及早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作者:田孝民
“今天冷,你应该穿厚一些”;
“放学后,你应该先写作业再看电视”;
“你大,你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报乐器班没啥用,还不如上个英语班,你英语本身就不是很好”;
“他(她)学习不好,你不能跟他(她)玩”;
“你应当学理科,理科好大学多,将来容易就业”;
“你将来当医生就行,收入高”;
“你将来找对象,一定不能找XXX一样的“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父母从自己认为的视觉,替孩子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以至于孩子长大了反而不愿意去选择,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小时候,你剪断了我的翅膀,现在却要逼着我去飞翔”,多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孩子最好,什么样的道路最适合孩子走,孩子每天应该怎样度过,我们还知道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找什么样的对象,才会有光辉的前途等等。因为“知道”,所以我们就以我们的“知道”来要求、控制我们的孩子,把我们认为是好的或对的东西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并以“小孩儿不懂”为由理所当然地替他们决定一切,哪怕是孩子的梦想!
是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按照我们的要求去选择,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乖巧、听话,养着十分省事。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会来个180度大转弯。孩子变得不可理喻,一意孤行,无所畏惧,以至于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谨慎、不安,看孩子脸色行事。
没有人希望被别人控制,除非他没有办法做出选择,孩子更是如此。一个一直都很听话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压抑了自己的愿望,他很可能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
我们知道,青春期是一个孩子的关键时期,有人说,这是叛逆期,其实这是一个孩子的觉醒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要搞定一件事情:我到底是听别人的,还是听自己的,以及我应该怎么活着?
为什么很多家庭,亲子关系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很多孩子显得如此叛逆?为什么很多悲剧一而再再而三上演?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们家长不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对孩子一味地控制、强迫,一定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普通中学生也达到了25.3%。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不够理解我”“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有些时候,孩子的选择可能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至少可以把“应该”“不能”改为“建议”。当然,如果孩子的行为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伦理等,又可以遇见不会带来很危险的后果,那么,孩子即使摔几个跟头,走些弯路,又能怎么样?
李希贵校长说过:“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地方,可以让孩子不停地试错,然后不停地改正,最后把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最后走进社会。”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说:“人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经历。有的人活到了一百岁,也没有经历过什么事。”
三毛曾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孩子的能力难道不正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才得以锻炼从而提高的吗?未来的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没有亲身经历怎能留下深刻的思考和感动?生活中没有温室,孩子必须承受得住磨难和痛苦,才会有能力把生活给予的一地鸡毛,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给予孩子选择的空间,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让孩子感觉到“是我选择的”“由我来决定的”,孩子才会有更加持续永久的前行力量?
为什么一些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甚至担心害怕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不良后果,干脆不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从小为孩子做了我们几乎能做到的一切。孩子的所有,全凭父母的需求甚至心情,孩子的要求从来都得不到关注和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不再关注自己的兴趣、不再思考自己的方向、不再主动尝试解决问题,因为父母早已经安排好了。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得到任何东西都不会感觉到幸福。真正幸福的人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我们只有尊重孩子对自我世界的决定,孩子才会发展出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这难道不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期待吗?
尤其是在“双减”大背景下,孩子的作业量减少了,老师对孩子的管控力降低了,如果孩子没有自我管控能力,没有正向的兴趣爱好,没有内在的成长驱动力,他拥有的自主支配时间又能做出怎样的选择和决定?我们的亲子关系又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如何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孩子更好地拥有选择的能力呢?网上一位父亲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儿子四岁时,我带他出去玩。他想吃冰淇淋,我就拿了十元钱,让他自己去十米外的超市买。
儿子很高兴地去了。对面有两家小超市,他先去了近点的,结果是个菜店,他很快跑去了另外一家,成功买到一盒,还让老板帮他打开了。
他边吃边兴奋地跑回来。结果乐极生悲,刚到我面前,冰淇淋啪嗒掉地上了。
他发现根本捡不起来,开始嚎啕大哭。
我只好再拿十元钱,让他再去买一盒。
他抹着眼泪去了,这回买了另外一款,也没敢开盒,到我面前后才小心翼翼打开,说“刚才我太粗心了,这次要小心点”。
一件特别小的事情,也许就是一次小型的独立能力训练。
想吃冰淇淋,自己去买,这是自己解决问题。
去哪家店,买哪款冰淇淋,自己做出的选择。
冰淇淋掉了,主动承认是自己的错,这是承担责任。
再伤心也重振旗鼓,再去买一盒,这是自己面对挫折。
上次粗心了,这次要小心点,这是自己总结经验。
心在哪儿,哪儿就是风景。别人家的孩子,一定有别人家的父母。
培养孩子,不能打着爱的名义,把我们生命中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对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应多一些尊重,让孩子多一些阳光,多一些选择,真正感受到我们父母的爱,生活中的悲剧才能最大限度远离我们,远离我们的孩子。
有人说,什么都顺着父母,说明你没长大;什么都逆着父母,也说明你没长大。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决定的心智,才是真正的长大。带着这样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探寻孩子成长、成才的路。
田孝民,中学校长,心理咨询师,学习能力指导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全国法制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专家,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河南省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班主任培训签约讲师。